对话开始,屏幕上的一张毕业证书把孙同郊的记忆调拨到了1953年。“那一年,我刚从学校毕业,这张毕业证书是很普通的一张纸,但你仔细看会发现,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5个字,这句话对我来说既是命令更是鼓励。”孙同郊回忆说。作为全国第一批西学中专家,她从医65年,至今身体健康并且每周坚持上门诊,这份坚守的初心也就源于这张六十多年前的毕业证书。
行医多年,孙同郊也有过迷茫。“一开始我是学习的西医,后来被调配到中医科,但当时我的中医知识,看病和写处方的能力都不及其他人,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走错了‘路’。”孙同郊说道。如何把迷茫变成了坚定?她回想说,一方面是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另外一方面,是自己不断坚持巩固专业知识。孙同郊用亲身经历书写着答案:如果现在的青年学生有迷茫,一定要不断巩固专业思想,坚持奋斗,医学是平凡且光荣的。
“医”路上,坚持奋斗,不只是老一辈的医学大咖,还有中流砥柱般的后起之秀。“其实,学医并不是我的初衷,因为大家庭中一半的人从医,高考填志愿在我爸指导下全都填写了医学院校。”徐晓梅分享说,学医的最开始,她抗拒且恐惧,因为病人把健康和生命托付给医生,而这种托付和责任都太沉重,怕辜负他们。
如何克服?徐晓梅认为唯有一步一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朝前走,走到了今天。如今,徐晓梅让无数患者重展笑颜、树立自信,也着力培养“会看病”的医生。漫漫医学路,徐晓梅给出建议:学会时间管理。首先将手上的任务做一个梳理,分轻重缓急,比如与目标和专业相关的,优先考虑,日积月累坚持且尽力做到最好。
不仅要学会时间的管理,还要有攻坚克难的坚守。作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跃30年多年攻坚克难,给癌症患者带去希望,突破放射性药物只能依靠进口的“卡脖子”问题。而成功的背后,也是数不清的坎坷和失败,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但最后选择了坚守。“所以困难都将一一攻克。”陈跃说,医者路上,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初衷,你选择了哪个方向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选择两字,对于青年医生沈富琼来说也深有感触。2009年从西南医科大毕业后,沈富琼就选择投身基层,把梦想扎根在位于高原牧区上的甘孜州白玉县麻邛乡卫生院,一待就是十四年。光阴如梭,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当地通电通路还有了网络,麻邛乡卫生院也变成了楼房,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了,在当地工作的信心也越来越强了。”沈富琼认为,这些改变,也让选择变成了值得。作为西南医科大学的学姐,沈富琼建议大家可以考虑积极投身基层医疗工作中服务群众。
“本来对学医这条路感觉到迷茫,通过这次讲座中,在现场的提问和聆听,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认为作为医生,不仅要救死扶伤,还要认清身上的责任感,有担当才能在医学路上越走越远。”西南医科大学2023级儿科1班王茜说。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峰表示,医学不只是自然科学,更是社会科学,所以医学生不仅要强调技术的精度更强调对人文关怀的温度。本期《健康大讲堂》第二讲走进西南医科大学和广大的医学生一起探索漫漫医学的求学之路,通过探索和对话,让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习精湛医学技术以及人文的关怀,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努力争做人民的好医生,更要明白选择了从医,就要青春无悔,医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