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合作

  • 中药养生

  • 在线留言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药养生 > 中药知识
中药知识

每天学一味中药——附子

添加时间:2021-08-16 15:01:35  浏览次数:

 

01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02

相关名

 

熟附子、侧子、乌附子、乌附块、黑顺片、黑附子、明附片、熟附片

 

03

产地

 

主产于四川的江油、平武、绵阳等地以及陕西省。四川布拖、云南亦产。为栽培品。

 

04

采收加工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①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②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③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05

性状鉴别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印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06

饮片

 

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淡附片呈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褐色。切面褐色,半透明,有纵向导管束。质硬,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口尝无麻舌感。

 

07

炮附片

 

形如黑顺片与白附片。表面鼓起,黄棕色。质松脆。气微,味淡。

 

08

性味归经

 

辛,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09

性能特点

 

本品辛热纯阳,峻烈有毒,入心、肾、脾经,药力颇强。上助心阳、中补脾阳、下壮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治亡阳及阳虚诸证每用。又辛热走散,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治寒湿诸痛常投。

 

10

功效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11

主治病证

 

(1)亡阳欲脱。

 

(2)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宫冷、尿频。

 

(3)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4)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

 

(5)寒湿痹痛,阳虚外感。

 

12

配伍

 

附子配干姜:附子辛热,功善回阳救逆、温助脾阳;干姜辛热,重在温中,兼能回阳。两药相合,回阳救逆及温中之力大增,治亡阳证及中焦寒证效佳。

 

附子配细辛、麻黄:附子辛热,善补阳散寒;麻黄辛温,善开腠里而发汗散寒;细辛辛温气烈,善祛少阴经风寒。三药相合,善补阳发表散寒,治阳虚外感风寒功著。

 

13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先煎30~60分钟,以减弱其毒性;或入丸散。

 

14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有毒,故孕妇忌服。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15

药理

 

本品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提高耐缺氧能力、抗心肌缺血、抗休克、抗寒冷、促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抗炎、镇静、镇痛及局麻等作用。

 


回顶部